2025-11-05 11:20:24|已瀏覽:23次
全國教育大會一年來,職業教育以實干作答,不斷夯實教育強國建設的技能根基。一起感受職業教育的創新活力——
首次設置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海外賽區,推進實施“高技能人才集群培養計劃”,發行首批數字教材……一起來看職業教育的創新步伐——
2025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首次設置海外賽區
看現場
柬埔寨柬華應用科技大學實訓中心,2025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智能裝備應用賽道比賽正緊張進行,參賽選手用電烙鐵精準點焊一條纖細的傳感器線路,錫絲熔化瞬間升起一縷青煙。團隊其他選手都緊盯著自己設計的智能單元,每一個細微操作都決定著比賽的勝負……
看舉措
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升級為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74個國家的選手齊聚天津,同臺競技,成為世界職業教育閃亮“名片”。
2025年,大賽把整套賽制搬到海外,堅持“三自主、四統一”——自主確定參賽名稱、自主設計參賽內容、自主選擇參賽設備,統一賽制安排、統一比賽要求、統一評分要素、統一獎項設置,真正實現“同一把尺子量全球”。借此,中國牽頭為世界職業院校學子搭建起跨越國界、聯通產業的“技能擂臺”,標志著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實現了從“請進來”到“走出去”、從線上到線下、從單獨辦賽到中外聯合辦賽的轉變。
海外賽區賽道設置緊密對接當地產業發展實際,服務當地經濟發展,4個海外賽區共設置13個賽道。在中外教師指導下,參賽選手從生產實踐中挖掘、培育比賽項目,解決當地生產實際中的問題。
實施“高技能人才集群培養計劃”
看舉措
圍繞新能源汽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與機器人、農機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6個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高技能人才集群培養計劃”正推進實施,這也是教育強國建設綜合改革試點的首批重點項目之一。
“高技能人才集群培養計劃”改革匯集了150多家龍頭企業、67所高水平學校、15家全國性行業組織的1500余名大國工匠、技術骨干、專業教師和行業專家共同參與,系統推進專業、課程、教材、教師、實習實訓五個職業教育教學關鍵要素聯動改革,推動技能人才培養由傳統知識傳授向綜合能力提升轉變。
為讓職業教育課堂緊跟產業一線最新技術,首批全新數字教材已公開發行,共覆蓋了28個專業,將惠及1100余所職業院校、150余萬學生。
在各省,一支支“職教大軍”以技能為筆,對接產業所需,服務區域發展,一起去看看湖南、陜西、重慶、貴州寫下的職業教育創新答卷——
湖南
“職教湘軍”助力工程機械“造遍全國”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指導學生操作工業機器人
湖南是制造大省,2025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里,就有5家企業位于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強勢發展的背后,離不開一批又一批“職教湘軍”的支持。
數據無言,卻最有力:2024年,湖南職業院校圍繞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優勢產業,設置相關專業點482個,在校生20.2萬人,全省高職院校為制造產業輸送畢業生6.44萬人,培訓企業員工227.2萬人次,技術服務產生的經濟效益達9.28億元。
陜西
“三秦工匠”在秦巴深處鍛造大國重器
陜西現有職業學校268所,在校生規模達到80萬人,形成了每個縣至少有一所中職、每個市至少有一所高職的發展布局,并構建起省市校三級全覆蓋、師生全員參與的技能競賽工作機制,通過實施“中職市市賽、高職校校賽”,確保每個專業至少舉辦1項職業技能大賽。
近年來,為推進產教融合走深走實,陜西出臺《陜西省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三張清單”》等,圍繞陜北能源化工、關中高端裝備制造、陜南生態康養產業布局,新增專業布點207個,聯合本科高校、行業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建技術創新平臺245個,推動專業集群適配區域產業集群。
重慶
88%專業鉚定重點產業
重慶市職業教育發展突出產教融合,產教供需對接更緊密。目前,全市已累計認定各層級市域產教聯合體36個、備案跨區域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52個,建設市級職教集團、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校企合作雙基地、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等362個,連續5年發布專業申報指南指導職業院校加快調整優化專業結構,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重點產業匹配度達到88%,實現“產業需要什么人才,職教就培養什么人才”。
貴州
交職大師生把課堂
立柱架梁在世界最高橋
9月28日,“橫豎”皆創世界第一的花江峽谷大橋正式通車,為貴州連通山河開啟全新篇章。這座超級工程的鋼骨里,不僅藏著“貴州智造”的攻堅密碼,更閃耀著貴州交通職業大學師生的筑夢初心。
在大橋建設中,貴州交通職業大學200余名學子把足跡刻進山谷,30余名技術骨干參與攻堅,他們深耕項目施工、管理、檢測等重要環節,主導施工監控與技術創新,將主纜安裝平均誤差控制在7毫米內,締造了“毫米級精度”的山區橋梁典范,也印證了學!坝絽^孩子,建山區高橋”的育人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