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13:50:10|已瀏覽:17次
中職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辦“精”中職教育,能給更多初中畢業生帶來高質量的學習選擇,確保不同學習偏好、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接受到高中階段教育,為更高質量教育公平的實現奠定基礎。中職教育特有的多樣化育才、多模式育人,使得偏好技能學習的學生能在技能黃金培養期接受到完整系統的職業教育;中職教育特有的兜底功能,使得學習能力薄弱的學生也能掌握一技之長,順利就業。
中職教育是現代職業教育的起點。中職教育承擔著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基礎性任務,通過中職教育的發展,能讓學生得到完整有序的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情感教育。同時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相銜接,形成“中職—高職—職業本科”的貫通培養路徑,使得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得以真正形成。
中職教育具有培養多方面人才的多元功能。中職教育作為銜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橋梁,能針對14—17歲青少年的特點,填補普教與實踐技能培養之間的空白。中職教育就業與升學并重的雙軌路徑,既能培養直接就業的初級技能人才,也能為高職教育輸送生源,滿足學生的多重需求,實現服務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的統一。
辦好中職教育能更好地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不同生產要素密集程度企業的并存,決定了中職教育具有支撐技術占比偏低、勞動和資源占比較高的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能力,通過有針對性地培養當地產業所需的初級技能人才,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實現高質量的脫貧致富。
中職“兩個基礎”定位的明確,闡明了中職教育存在和發展的價值與意義,為中職教育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指明了路徑。辦“精”中職教育,讓“兩個基礎”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必須基于“銜接性”、強化“整體性”,協同做好以下工作:
地方政府要進一步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聚焦“兩個基礎”的定位,通過制度建設明確中職教育基礎功能所應履行的核心使命、辦學原則和工作要求;聚焦類型教育特質,進一步完善“職教高考”方案,突出培養工匠人才的核心使命和教育教學重點,不能將“職教高考”方案變成普教高考方案的簡化版;依法保證中職教育的財政投入,為中職教育吸引力和影響力的提升夯實條件基礎。
教育行政部門要從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出發,引導中職學校依據“兩個基礎”的使命和類型特質,把牢立德樹人的教育重心,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都基于“匠”心,堅持全面發展、手腦并用,著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情感和實踐操作能力;要建構具有職教特色的考核制度,將“兩個基礎”的建設要求落到實處;要引導中職學校堅守產教融合的職教規律,在辦學上堅持校企合作、教學上堅持工學結合、管理上堅持產教融合。
中職學校要轉換辦學理念,將服務國家戰略與服務民生需求統一起來,將提升學生職業勝任力與服務學生終身發展結合起來,貼近學習者差異化成長需求,兼顧升學、就業等多項需求。基于服務社會的使命,融合多方力量,一體謀劃區域經濟發展所需的潛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現有勞動者的技術技能提升培訓,將學校辦成助力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學習中心,在更闊域面、更高水平上提升中職教育的兼容性和適應性。以服務區域經濟、對接高職教育為核心,動態調整專業設置,構建適應性強、特色鮮明的專業體系。聚焦專業核心能力和職業素養,堅持實踐導向,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改革課堂教學方法,重塑教師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數字技術賦能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實現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充分滿足國家、行業、企業、學生、學生家長和相關高職學校等多方面的需求。
(作者系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江蘇旅游職業學院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5年11月11日 第05版
作者:周俊